一个少女的梦

发布时间:2025-09-26 21:30  浏览量:17

旧书店的时间信使

林小满第三次在老巷的拐角看见那家“拾光书店”时,才敢确定它不是自己的幻觉。

前两次路过,它都像水墨晕染般忽隐忽现。

木质招牌上的字迹被岁月磨得模糊,只隐约能辨认出“旧书”二字。

这天午后下着细雨,林小满攥着外婆临终前塞给她的牛皮笔记本。

她鬼使神差地推开了那扇吱呀作响的木门。

店内弥漫着旧纸张与樟木的混合气味,书架高得顶到天花板。

阳光透过彩绘玻璃在地板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柜台后坐着位白发老人,穿藏青色对襟衫,正用毛笔在宣纸上写字。

“找什么书?”老人头也不抬,声音像浸过茶水的棉纸,绵软却有韧劲。

林小满把笔记本递过去:“我想知道这上面的画是什么意思。”

笔记本里没有文字,只有几十幅铅笔素描。

爬满青藤的老墙、

缺角的青花瓷、系着红绳的铜锁,还有个模糊的小男孩背影。

外婆去世前说,这是她年轻时遗失的东西。

找到懂它的人,就能解开一个心结。

老人翻开笔记本,指尖抚过泛黄的纸页,忽然在某幅画前停住。

“这是三十年前的‘绿瓦巷’,我年轻时住过。”

他起身从角落的书架上取下一本线装书,翻开扉页,里面夹着张褪色的合影。

年轻的外婆站在老墙前,身边的少年手里攥着一把铜锁。

眉眼竟和素描里的背影有几分相似。

“他是沈知远,当年和你外婆一起在巷口摆书摊。”

老人的声音慢了下来,“你外婆爱画画,他就天天帮她收摊。

还总说要送她一把不会生锈的铜锁。”

林小满的心猛地一跳。她从小听外婆说过“阿远”,却只当是外婆少女时的幻影。

老人继续说道:“后来沈知远要去外地读书,临走前约你外婆在老墙下见面。

想把祖传的铜锁送给她,可那天你外婆发着高烧,没能赴约。

等她病好去找他,只收到一本他留下的诗集,里面夹着这张照片。”

林小满忽然想起外婆床头常年放着的那本旧诗集,扉页上写着“赠阿晚(外婆的小名),愿时光可拾”。

原来那些被外婆反复摩挲的字迹,藏着这样一段未说出口的牵挂。

“这书店……”林小满望着满室的旧书,忽然明白过来,“是沈爷爷开的吗?”

老人点点头,从抽屉里取出一把铜锁,锁身上刻着细小的藤蔓花纹,和素描里的一模一样。

“他去年走了,临终前说,要是有个姑娘拿着画着铜锁的笔记本找来,就把这个交给她。

他说,阿晚当年没收到的东西,总要送到她后人手里。”

细雨停了,阳光穿过云层照进书店。

林小满握着铜锁,忽然发现笔记本最后一页有行极浅的铅笔字,大概是外婆后来补写的。

“阿远,我守着老墙等了你三十年,不遗憾。”

走出书店时,木质招牌在风里轻轻晃动,“拾光书店”四个字忽然变得清晰。

林小满望着巷口的青石板路,仿佛看见年轻时的外婆和沈爷爷并肩走着。

阳光把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那些被时光掩埋的遗憾。

终究在一本旧书、一把铜锁里,找到了最温柔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