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了有人追?别高兴太早!异性接近你,多半这3个目的(很现实)

发布时间:2025-11-17 17:48  浏览量:2

我妈跳广场舞那帮人里,上周又少了一个熟脸。

不是生病,是被“男朋友”借走30万后拉黑,人直接崩溃住院。72岁,退休金每月才四千,她攒了十年,打算给自己换口好牙,结果一口牙没换,先换了心碎。

北京朝阳公安9月刚端掉一个团伙,专蹲公园和老年大学,装成丧偶老干部,三个月嘘寒问暖,再抛出“工地资金周转向你救个急”,一次骗光。

涉案金额200万,平均到每位老人头上,刚好是他们房子翻新+棺材本。

新闻里数字冷冰冰,落在小区就是少了一个每天打招呼的背影。

更离谱的是上海那套“以房养老”新剧本:骗子穿西装,带公章,说把房子抵押给国家,每月返高额利息,合同一签,房子直接过户。

老人还以为自己薅了政策羊毛,其实是羊被牵走。10月通报的案子,受害者平均年龄78岁,签字时手抖,按指纹按了三次才成功。

现在连AI都上场。

同事他爸接到“儿子”视频,屏幕里人脸一模一样,张嘴就喊爸,说嫖娼被抓要保释金,老爷子连夜打过去18万。

钱到账,真儿子电话才打进来,老爷子第一句话是:你咋出来了?

技术一升级,亲情秒变剧本杀。

熟人也不安全。

中国老龄协会刚发的报告,43%的诈骗是熟人下手,老同事、老邻居、老同学,今天同桌吃饭,明天同伙分钱。

信任像老花镜,戴上就看不清小字。

很多人劝:让父母别贪心就行。

可现场根本不是贪心,是孤独。

一个人吃饭,锅都是凉的,突然有人递热汤,脑子没反应过来,心先投降。

骗子把恋爱进度条拉到三倍速,今天送水果,明天见子女,后天谈遗嘱,老人一辈子没谈过这么高效的恋爱,直接all in。

我把国家反诈中心APP给她装上了,打开“老年人保护模式”,大额转账要人脸识别+延时到账。

又跟社区说好,超过五万取现先给我电话。

她骂我小题大做,我说你就当多一道迟到的“政审”。

真正的老伴经得起等,经不起扫码。

房子、存折、密码,都可以锁进抽屉,孤独却锁不住。

防骗最管用的招,不是贴警示标语,是让她每天回家有人说话。

我开始轮班去她那吃晚饭,一碗汤来回热,喝到九点。

她嘴硬,说耽误我加班,可朋友圈开始晒我做的西红柿炒蛋,配文:比保健品甜。

骗子再精,也打不过热汤慢火。

钱可以赚,房子可以留,时间花了就再也回不来。

今晚打算把碗刷快一点,陪她看两集谍战剧,里面特务再狡猾,起码不会找老人借路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