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安的围城——只帮一点点(657)
发布时间:2025-06-15 10:14 浏览量:42
原创首发。本故事为虚构。
感谢点赞,评论,转发。
1、
静安给苏兰打电话,把二平这件事跟苏大姐说了。
苏兰在电话里轻声地叹息了一声,静安心里一沉,苏兰不肯帮忙。
只听苏兰说:“静安,我不是不帮你,是我现在没有那个能力。我已经退休好几年,现在上来的都是小年轻的,我都不认识。”
静安说:“谢谢你,大姐,我知道这件事找你,是给你添麻烦了。我也是实在没有办法才决定找你。
“我和这个朋友关系挺好,她就指着旅店挣钱,谁承想她妈妈就喜欢玩麻将——”
苏兰一直听静安在说,没有插话。
静安越说越泄气,不料,等她说完话,苏兰却说:
“这样吧,我帮你找找人。我找的都是老人儿,其实现在他们也都退下来了,也不知道他们说话还能不能好使。”
静安喜出望外:“大姐,你帮我打这个电话,那可太好了,我谁也不认识——”
苏兰忽然说:“那个谢局,你们关系不是挺好吗?当年你在里面,他还给我打电话帮你说情。”
未曾开口,静安叹口气。“谢哥出门开会呢——”
别的话没说,咋说呀?老谢不帮忙也很正常,不能总求人帮忙。
苏兰没有再问,就说:“我给你打个电话试试吧。”
挂断了电话,静安啥也干不下去,在房间里走来走去。
剧本的事情,静安写作还算顺利,但是,这一次的钱却迟迟地没到位。
今天她给编辑打电话,编辑说财会出门了。明天静安再问,编辑就说财会没回来。再问,就说今天放假。
静安辞职之后,不记得周六周日。周六周日人家是放假的。
静安没有别的办法,只能是等待。
甲方是爹,乙方就是干活受气的,她只能继续努力写。
现在,静安已经开始写第3个十万字。写作任务快完成一半。
越往下写,写作越艰难。故事里出现的人物越来越多,不容易把握。
主人公是个成长性的人物,还是年代剧,故事跨度将近40年。
静安还从来没有写过跨度这么长的年代剧。
很多人物在故事的开始出现,但在主人公成长的过程中,这些人物就渐渐地走散了,留下来的就是配角。
没留下来的人物,就是跑龙套的。
就是过客。
人的一生当中,有许多过客。
写到中后期,静安写得有些吃力,但也推着车子往前走。
慢慢写吧,写一章,故事就往前推进一截。
这天晚上,她一直没有等来苏兰的电话。
看看时间太晚了,静安不能再给苏兰打电话。
她去卫生间洗漱,躺在床上要睡的时候,手机忽然嗡嗡地震动。
她以为是苏兰来的电话,接起来她就说:“大姐,有好消息吗?”
电话里却传出一个男人的声音:“等谁电话呢?”
是顾泽好听的声音。
静安无奈地笑了。“等一个大姐的电话——”
顾泽听到静安声音里有些焦虑,就问怎么回事。
顾泽在这个城市,认识的能人比静安多。静安早就想到这一点,但之前,她不会找顾泽帮忙。
也许,夜深了,孤灯只影,让静安心里有些孤单和脆弱。
脆弱的时候,人就容易找人倾诉。倾诉的时候,就会说真话。
她就把二平的事情说了,找苏兰帮忙也说了。
末了,她说:“二平这件事你看看能不能帮她一把?其实也不是多大的事,顶多罚点钱,那也不能不让她开门做生意,再说当时玩的人不是二平,是她妈——”
顾泽说:“我没在城里,我出差了,你忘了。”
静安忙乎忘了,就失望地说:“行,我知道了,那就早点睡了,我也困了。”
顾泽说:“你也别太放在心上,朋友的事情你尽力就行了,早点睡。”
静安也想了,二平这件事她不是不帮,她已经尽力了。
第二天一早,苏兰打来电话,说找了几个人,都帮不上忙。
静安猜测到这样的结果。
冬儿明天要上学了,静安出去买菜,想给冬儿做点好吃的。
冬儿要吃炸三样,静安拎着包下楼。在超市里挑肉的时候,手机响了。
进超市的时候,手机封在包里,静安拿不出来。
她也没着急,挑好肉,又买了酸菜,买了一包山楂卷和几样豆干。
还买了一包小零食,让冬儿明天坐车带着吃。
到收银台结账,拿出手机,看到电话是顾泽打来的。
她结账之后,拎着东西往家走,给顾泽回电话。
顾泽说:“我找了一个朋友能帮上忙,你让二平早晨九点以后,去他单位找他,要是罚款就交一些,你让二平去找他吧。”
静安惊喜地说:“这件事成了?你昨天也没说帮我。”
顾泽笑了:“我怕没帮上你,你会埋怨我。我就先找人,能帮上是最好了,帮不上你也不会怨我。”
静安不好意思地笑了:“谢谢你,等你回来我请你喝酒。”
顾泽说:“咱俩之间不用那些客套,让你朋友赶紧去吧。”
静安马上打电话告诉二平。
二平喜出望外。在电话里一个劲地说谢谢。
二平带了一千块钱去找人办事,没想到,只象征性地交了500元,这件事就解决了。
二平又买了两条好烟,塞给对方,对方没要,说他不抽烟。又把烟给二平拿回来。
二平重新打开旅店的门,看到重回自己手里的旅店,百感交集。
这两天二平好像一下子老了很多。
旅店里糟害够呛,墙壁都被烟熏黄了,熏暗了。房间里都是烟味和啤酒味,还有臭袜子的味道。
二平从包里摸出手机,打电话叫来两个刮大白的女人。
她准备把旅店收拾好,就贴出一张出兑的启示。
她自己不能开旅店。旅店男男女女经常出没,担心喜乐学坏。
再说,便利店也不错,她觉得店里每天人来人往,挺热闹,不像开旅店,要是没有客人她会孤单冷清。
2、
知道是静安的男朋友帮忙办的事,二平要请顾泽吃饭。
静安说顾泽出差,没回来呢,把这件事推了。
静安从来不把顾泽领到女朋友面前。
二平说话口无遮拦,宝蓝上来那个江湖劲,也挺闹人的。
静安不想让顾泽接触自己另一面的生活。
两面的朋友不一定非要弄到一起,又不是开联欢会。
二平和宝蓝张罗好几次,要看看静安的男朋友,静安每次都找借口推了。
顾泽跟范国平和周瑞不一样,能避免的,静安就尽量避免。别惹出不必要的麻烦。
二平见静安推了几次,知道静安不想把男朋友介绍她认识。
她也知道自己出身不好,说话有时候不好听,会露出江湖习气。
过去,二平对于静安这点,心里很不满。装啥呀?都是长胜出去的,谁比谁高摆呀?
但这一次,二平什么也没说。
陈静安没有找葛涛,老谢也没帮忙,但陈静安却能找人把二平的事情解决了。
二平心里有数,静安的男朋友跟她不是一个层面的,静安能求到人家,就是万幸。
这天晚上,二平来到静安家,把那两条好烟拿来,让静安转送给顾泽。
正巧,这时候顾泽来电话,静安就把二平送他烟的事情告诉顾泽。
顾泽低声地说:“不能收,这要是收了,将来她有事还会找你,为了避免给自己找麻烦,不能收礼。”
静安也冷静下来:“我知道了。”
顾泽又说:“再说,我抽烟有自己抽的牌子,别的烟我都不抽,你就告诉你朋友,这件事就过去了。”
二平看到静安跟顾泽打电话,就伸手要静安的电话:“我跟你朋友说两句话,不能当面谢谢他,咋也得在电话里谢谢他。”
之前,二平旅店回到手里,她就给静安打电话,想要顾泽的电话,她想打电话谢谢顾泽。
静安多了一个心眼,没把顾泽的号码给她。
静安说:“我男朋友这个人很那个,跟别人不一样,我要是私自把他电话给出去,不太好。”
这次,二平要静安的手机,静安也多了一个心眼,问顾泽:“我朋友要跟你说两句话——”
顾泽淡淡地说:“我忙,就到这儿吧,你们姐俩聊。”
顾泽把电话先行挂断了。
这很出乎静安的意外。
他们两人打电话,之前都是静安先挂断电话,顾泽除非生气,才会先挂电话。
这次,顾泽是生气了?
从这件事上,静安跟顾泽学到很多东西。
帮人之前,先衡量自己有没有这个能力,能力不行,就别出口答应对方。
没办成事情之前也别声张,免得办不到会落埋怨。
跟静安的朋友之间,顾泽保持着一贯的作风,不见面,不聊天,不开玩笑。
这次顾泽出手帮二平,已经是破例。静安再要求别的,就是得寸进尺。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规矩,都不想别人破坏自己的规矩。
静安对二平说:“我朋友工作忙,没时间,他说让你别放在心上。”
二平也不笨,她明白了,静安的男朋友不想认识她。
两条烟,二平要给静安。静安不要,塞到二平的包里。
家里不能放着两条烟,那样的话,静安烟瘾会犯的。
二平走了之后,静安又给顾泽打电话,顾泽没接。
静安给他发了一条短信:“这件事谢谢你,以后她的事情我不会再麻烦你。”
过了很久,顾泽发来一句话:“你不能太心软。有些人你不能帮忙,你一旦帮了一个忙,对方很快就有很多事情来找你,他的困难就变成了你的困难。
“帮助别人要知道规避麻烦,不能被对方的问题纠缠。你要专注地做自己的事……”
看到这段话,静安咂摸了半天。她知道顾泽说的是对的。
有时候她也想,如果她不写作,她和顾泽会交往吗?会处到现在这么好吗?
不会的。顾泽跟静安是两个世界的人。是因为他们都爱好文学,才走到一起。
静安要是不从事写作,顾泽可能看都不会看她一眼。
静安跟他相处快十年了,觉得顾泽唯一的一次,可能是跟左岸。
左岸是诗人,跟普通女人不一样,有吸引顾泽的地方。
左岸的思维方式也是跟旁人不一样的,天然的就能吸引爱好文学的人。
还有一件事,静安自己也不想介绍二平和顾泽认识。
她想起多年前,步行街改造盖楼,当时二平在步行街开了一家二手服装店。
有一天,二平把李宏伟叫到服装店,主动向李宏伟示好。目的就一个,希望李宏伟把补偿款给她提高。
李宏伟气得火冒三丈,过后给静安打电话,气呼呼地让静安离二平远点。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但每个人也都有缺点。
比如宝蓝,眼光独到,敢想敢做,但她有时候说话嚣张,有些强势。
静安呢,勤奋努力,热心肠,但她比较自我,说话刻薄,有时候让人下不了台。
二平也能干,对朋友肝胆相照,可是,她有自己的弱点,为了自己的利益,有些事宝蓝和静安做不出来,她就能做出来。
晚上,静安做的饭菜都是冬儿喜欢吃的,但冬儿却没有在家吃饭,说是同学聚会,晚上还要晚点回来。
静安用筷子拨拉炸三样,哪样她都不能吃,她牙不好。
3、
冬儿的高中同学聚会,在饭店里喝嗨了,有人唱歌有人跳舞。
冬儿也喝了两瓶啤酒,跟女同学去卫生间。
走廊里碰到一个人,看背影像周旭。她心里想,不会这么巧吧?
前面的人可能感觉到身后有人盯着他,他一回头,眼里都是冬儿。
冬儿见到周旭,苦笑着说:“这么巧,你女朋友呢?”
周旭看到冬儿,心情波动很大。他端详冬儿:“你,好像瘦了。”
冬儿故作轻松地耸耸肩:“我减肥呢。”
周旭靠着墙壁,目光注视着冬儿,轻声地说:“你本来就不胖,再瘦就成骨头了。”
冬儿笑笑,从周旭身边走过。
周旭的手指动了动,他很想伸手攥住冬儿的手。
但他控制了自己的冲动。他已经有女朋友,已经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这种时候就不要再出别的幺蛾子。
否则的话,他老爸周福财经不起折腾……
他什么也没做,默默地看着冬儿穿过长长的走廊。
这条走廊怎么这么长,仿佛一直走不到尽头。
女朋友从卫生间出来,自然地牵起周旭的手,却发现周旭有些心不在焉,还不时地回头看。
女朋友顺着周旭的目光往走廊里看,也没谁啊?
“你看啥呀?漂亮姑娘?”女友撒娇地嘟起嘴。
“你就是最漂亮的姑娘。”周旭挽住女友的腰。
冬儿从卫生间出来,看到周旭的手搂在女友的腰上,她手指尖微动,把洗手的水珠轻轻地撩在自己的衣服上。
女同学也跟上来,搂住冬儿的肩膀说:“你以前处的对象咋样了?还处着呢?”
冬儿说:“分手了。”
说这句话的时候,前面的周旭回头看了一眼。
冬儿垂下目光,没有看周旭。
周旭的女友再次回头,看到身后两个姑娘。
冬儿的同学问:“咋分手了呢?同学当时都传,说你们如胶似漆,为什么分手?”
前面走着的周旭耳朵支棱着,想听清身后冬儿说什么。
冬儿淡淡地说:“我喜欢上别人,不要他了。”
女同学笑起来:“就应该这样,一定要找一个自己喜欢的——”
过了一会儿,走廊里空荡荡的,没有了周旭,也没有了冬儿。
明天这个时候,饭店的走廊里,还会出现别的男人,出现别的漂亮姑娘。
冬儿大一的后半学期,有个男生追冬儿。
冬儿去食堂打饭,他跟着冬儿坐在一起吃饭,把肉菜放到冬儿这边。
冬儿去听课,他给冬儿占地方。
去图书馆学习,看到冬儿去了,他就坐在冬儿对面。
冬儿没拒绝,也没接受。男生家是外省的,两人聊的不多,男生大学毕业要考研究生。
这天晚上,冬儿被同学送回来,她看到楼梯口静安裹着羽绒服,冻得嘶嘶哈哈的,在等她呢。
冬儿心里有内疚,连忙搂了静安的肩膀往楼上走。
她忽然感觉妈妈好像矮了,肩膀不那么挺直。
冬儿心里有些酸楚。妈妈老了吗?
静安不知道冬儿想什么,就歪头问她:“跟谁喝酒?喝的啤的白的?小姑娘在外面尽量不喝酒。喝酒尽量不喝白酒,容易吃亏。”
冬儿故意逗静安:“妈,你在外面咋喝白酒呢?”
静安笑了,打量冬儿,咋看冬儿咋顺眼,那真是一朵花一样。
“妈妈和你不一样。”
“咋不一样?”
静安说:“最少有三点不一样,我喝酒的时候,旁边有要好的朋友,不会害我,会把我送回家。”
冬儿笑着点头:“我也有。”
静安说:“第二点,我年纪大了,不是别人犯罪的目标。”
冬儿笑起来。
静安瞪了冬儿一眼:“别笑,我说的是正事儿。还有第三,第三天尤为重要。我不漂亮,你漂亮得招人,芳香四溢,就要想办法保护自己。知道不?”
冬儿见静安越说越严肃,不由得点点头。
钥匙打开门锁,小白窜上来要冬儿抱。
这天晚上,冬儿躺在床上,眼前总是晃动着周旭的影子。
她故意想起大学的那个男同学,希望把周旭从心里抠掉。
她还给男同学发了一条短信:“你明天回学校吗?”
男同学几乎是秒回:“我已经回来了,你明天几点的火车,我到火车站接你。”
有这样一个男朋友,到火车站去接你,心里也是暖和的。
冬儿告诉对方火车到站的时间。
这时候,冬儿的手机响了起来。
冬儿还没等看手机呢,门外传来静安的声音:“冬儿,早点睡吧,别聊手机了,电话费很贵的。”
冬儿说:“妈,我的手机是包月的,打不打电话都那些钱——”
静安站到冬儿门口:“冬儿啊,你不能因为电话费不花钱,你就浪费时间,傻闺女,时间比金钱还贵。你花多少钱也买不回青春年少的时间——”
“妈,啥话到了你嘴里就是一大串——”
“你别闲我唠叨,我说到你心里了。跟男生别总聊,早点睡吧,明天还上火车呢。”
“妈,你咋知道我跟男生聊天?”
“如果不是男生,谁半宿半夜地聊个不停?你别说你在跟女生聊——”
冬儿笑起来,伸长手臂,把门打开一道缝。
客厅里的灯已经关了,静安房间里还亮着灯。
透出来的灯光柔和地映在冬儿脸上。
冬儿笑着说:“妈,我要是在学校处个对象,你会同意吗?”
静安犹豫了一下:“只要他对你好,只要将来你别远嫁就行。要是远嫁,你有啥事妈帮不上你。”
随后,静安趴在门缝,问冬儿:“啥样的男生?有照片吗,妈看看,帮你参谋一下……”
静安要挤进冬儿的房间,冬儿伸手把静安硬推了出去。
“妈,我就是说说,我还没有呢。”
冬儿的手机,还在床上响个不停。
静安说:“手机给妈妈看看,看谁打来的电话。”
冬儿佯装生气地说:“过分了!”
静安晚上不写作,在电视上找个电视剧在看。
冬儿听到妈妈房间里放电视的声音。
她看着手机上是周旭的电话,想了想,接了起来。
周旭却没有马上说话,他沉吟了半天,叹息了一声。
冬儿也犹豫了一会儿,说:“没事儿我挂了。”
周旭连忙说:“冬儿,别挂,是我。”
冬儿说:“这么晚了,你给我打电话啥事儿?”
周旭又沉默起来。
冬儿想了想,说:“你已经有了女友,要结婚了,不要再给我打电话,这样我会很闹心……”
电话里,周旭突然问:“你喜欢的那个别人,是谁呀?”
冬儿淡淡地说:“我喜欢的多了,不要再打来。”
夜深了,电话里周旭没有声音。
冬儿缓缓地挂断了电话。
她钻进被子里,过了一会儿,手机进来一条短信,是周旭发来的。“你可真狠心。”
冬儿苦笑,明明是他先放弃冬儿的,现在还说这样的话。
人生多荒唐啊。原本以为要跟这个男生携手到老,没想到,他半路走了,把她一个人扔在路上。
冬儿决定,她要开始新的生活,把周旭,以及安城,全都抛在身后。
4、
静安的稿酬终于到了。
静安喜出望外,等待已久的钱到位,是格外开心的。
还是老规矩,她先把钱存到银行。
这次去银行存钱,她学乖了,分几笔存进去。
不过,这次存钱没有礼物。她这才明白,正月里存钱有礼物,平常存钱不一定有礼物。
把大部分都存了进去,留下一点零头。
静安打车直奔商场,开始一顿狂扫。
兜里有存折,有现金,这心情立刻就不一样了,她腰板直溜了,嗓门大了,眼睛亮了。
走路都带风,买衣服都不屑讲价了。
商场里多贵的东西,静安都敢问问价。
当然,她还是舍不得买奢侈品,衣服也只看300以下的。
看到适合冬儿穿的衣服,就买下来。看到适合母亲穿的衣服,就买下来。
静安给冬儿买衣服,给母亲买衣服都舍得花钱,可轮到自己身上,她总觉这件贵,那件也贵。
看到一件净版的衬衫,400多元,静安打算买下来送给顾泽。
这件衬衫不错,布料好,做工精良,扣子袖口都严丝合缝。
静安手里提着几大包东西,这里面她却只给自己买了几双袜子,几条短裤。
想想也好笑,但是,她就是这样的人。
给父亲母亲,给喜欢的人买东西一点不心疼,她很高兴,很享受这种感觉。
每次稿酬到手,她都会给家人买礼物,也给自己买点吃的用的。
每天上午,她还是按部就班地写作,有时候忙碌到午后才休息。
从商店回来,跟父母约了明天吃饭的时间,她定在铁锅炖鱼。
这家鱼锅上面蒸的小花卷也好吃。
母亲接到静安的电话,好奇地问:“不年不节的,到外面吃干啥?白花那钱。”
静安笑了:“请爸妈吃饭,有啥白花钱的?对了,这次吃饭还有衣服送给你。”
母亲笑了起来:“我都多大了,还穿啥新衣服。”
母亲虽然这么说,但是心里很高兴。
挂断电话,母亲就催促父亲:“快点,穿衣服走。”
父亲坐在桌前埋头写回忆录。“干啥去?我写完这段的。”
母亲不耐烦地说:“快点,要不然我自己走了,把你扔到家里没人管!”
父亲笑了:“你不管我?现在家里就咱俩,你不管我谁管我?”
母亲着急:“快点,你闺女请客,你还不积极?”
母亲着急穿新衣服。
静安定的鱼锅,就在母亲家楼下不远的地方,在农贸市场里。
老两口溜溜达达就走过去。
静安知道父母的习惯,就是路途多远,老两口也是走着去。所以,她就把饭店定在距离父母家很近的地方。
路过农贸市场,她特意进去一趟,没看到卖猪肉的胖姐。
胖姐是不干这行了吧。孩子大学快毕业了吧?还是参加工作了?
看到金嫂,憔悴不堪,半头白发,一边给顾客拾掇鱼,一边嘴里不闲地说着什么。
金嫂彻底老了,她比静安还大几岁,大概快到50岁了吧?鱼市的活儿不好干呢。
没看到小茹。也许,小茹不干这行了。
农贸市场里的蔬菜大厅,多少年了?已经成为安城一个标志的建筑。
走进鱼锅店的时候,正看到父亲和母亲往二楼上走。
两位老人头发都白了。母亲的白发更加耀眼。
父亲的后背也驮了。
岁月在人们的身上都留下了深深的痕迹,谁也抹不平。
在二楼的包厢里,静安把两包礼物递给父亲和母亲。
她给父亲买了一条裤子,给母亲买了一身儿,一件红色带花的毛衣,一条淡蓝色的牛仔裤。
母亲看到牛仔裤,笑着说:“我能穿这么时髦的裤子吗?”
静安说:“咋不能穿呢?给我爸买的也是,都是宽松的,穿着不会太紧,你们俩是情侣装。回家试试,不合身,我明天拿去换。”
父亲打开礼物看,笑着问静安:“有啥好消息?”
静安点点头:“第二个10万字过关了,还剩下30万字。”
父亲一听静安谈到钱,连忙站起来,快步走到门口,把门关得很严实。
父亲的举动逗笑了静安。父亲一向谨慎,谈钱的时候要锁门!
静安说:“爸,没多少,在有钱人眼里,我这点钱不算啥。”
父亲却郑重地说:“静安呢,可这社会上没钱的人更多,你不能太大意,有钱了不能乱花,要攒起来,别给我们买东西了。”
静安点点头。“放心吧,爸,我把大部分都存起来,这是用零钱给你们买的礼物。”
静安嘴上这么说,她自己心里有数。
写作这一行,说不到什么时候能赚到钱。
甚至,也说不到什么时候,静安就写不出来作品。
这两种情况下,静安就没有收入。
人,一旦没有收入,手里再没有存款,就会立刻陷入焦虑当中。
尤其年龄大了,人们会更加焦虑。甚至焦虑什么,自己都不清楚。
在跟父母吃饭的时候,静安忽然感到浑身一阵燥热,好像从脚底升起一团火,把静安烤得浑身冒汗。
这是怎么了?
她热得不行,心里还很烦躁。烦躁得好像眼前有一圈麻雀挥之不去。
最后,她热得实在受不了,把毛衣脱了下去,里面就穿个半截袖。
母亲奇怪地看着静安:“你咋地了,咋热那样?”
静安说:“不知道啊,忽然就热起来。”
父亲也觉得静安奇怪:“你脸都淌汗,鱼锅太热了。”
静安伸手擦掉脸上的汗水,额头上也都是汗水。
还没吃完饭,静安忽然打了个冷战,感觉很冷。
她赶紧把毛衣穿上。
这天晚上,静安夜里睡不着,失眠了。
后来没办法,去厨房煮了一碗面。热乎乎的一碗面下肚,不知道什么她才睡着。
但是,睡到半夜醒了,她浑身热得不行,好像感冒一样。还有,她头发里湿漉漉的,都是汗水。
静安忽然有点害怕,她不会得了什么不好的病吧?
未完待续——
本内容为虚构。
感谢点赞!感谢评论!感谢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