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移风易俗破旧立新 “红白喜事”平均花费下降30%
发布时间:2025-08-14 09:26 浏览量:3
华声在线8月13日讯(全媒体记者 唐曦 通讯员 谭春兰 贾君豪)常宁市曲潭街道金塘村“老年驿站”内欢声笑语,6位60岁以上老人头戴生日帽,在家人与志愿者合唱的《生日快乐》歌中许下心愿。这种村里每月定期举办的集体生日会,没有奢华的酒席排面,却有更诚挚的祝福与关怀,让老人们感动不已。
“以前办寿宴要摆十几桌,劳心劳力还费钱。”村民李先生表示,集体生日会让子女去掉盲目攀比心,更专注“人后尽孝”而非“人前铺张”。
衡阳市依托全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主阵地,大力开展“实践站里扬新风,移风易俗‘衡’文明”系列活动,通过制定村规民约硬标准和创新婚丧寿庆民俗新风尚,让“红白喜事”排面不减、内涵加码。
喜事的分享,总会让幸福翻倍。在春节、七夕节等传统节日和“5·20”“5·21”等寓意好的日子,衡阳市民政部门会组织举行集体婚礼。党政领导证婚、集体颁证、邀请金婚老人讲婚恋等,让婚礼既有“面子”又有“内涵”。
衡阳的移风易俗之风,吹拂着新人的幸福起点,也抚慰了生离死别的伤情。衡阳市力破“厚葬示孝”旧观念,推行“生态安葬”服务,鼓励逝者家属丧事简办,以亲近大自然的树葬、草坪葬、花坛葬等方式送别亲人、寄情意绵长,并给予选择生态安葬的家庭1000元至1500元的奖补,鼓励其传递绿色安葬理念。2017年至今,衡阳已累计惠及2.3万例,发放奖补资金超过3000万元。
近3年,衡阳市开展移风易俗文明实践活动7800余场次、惠及110万人,红白事平均花费下降30%以上;相关工作经验被《光明日报》等央媒推介,情景说唱节目《在希望的田野上》代表湖南亮相北京“大地流彩”全国移风易俗曲艺作品展。
本文来自【华声在线】,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