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合村并镇”再升温!农民搬楼房,是福还是愁?
发布时间:2025-08-31 04:10 浏览量:23
前几天给老家打电话,我妈在那头絮絮叨叨:“村里要搞合村并镇了,说是要统一建楼房,你爸正蹲在院坝里数锄头,说搬过去这些家什没处放。”挂了电话我琢磨着,这事儿可不是一家的愁,怕是每个要搬的农村家庭,心里都打着小算盘。
其实“合村并镇”的道理不难懂。现在不少村子稀稀拉拉住着几户人,有的院儿荒得长了草。想修条像样的路,得绕着山坳铺;安个路灯,几里地才见一盏;孩子上学要走两里山路,老人看病得搭半小时三轮车。合并到一起建小区,学校、卫生室、超市能凑一块儿,公共设施不浪费,大家过日子也方便。就像邻乡去年试点的村子,合并后新盖的幼儿园就在小区里,家长送娃不用再蹚泥水,放学站在阳台就能看见孩子蹦蹦跳跳回来。
可真要挪窝,农民的顾虑比芝麻还密。最放不下的是那院子。我二伯家的老院,东墙根种着薄荷和小葱,西厢房堆着秋收的玉米,院坝里的石磨盘用了三十年,磨的豆浆能香一条街。他算来算去:“楼房阳台就那么宽,我的锄头、镰刀、喷雾器往哪儿搁?开春育秧要晒稻种,总不能摊在地板上吧?”更愁的是种地。以前推开后门就是田埂,早上摘把青菜直接下锅,要是小区离田地远,扛着犁耙走半小时,赶上抢收时节,太阳晒得人直晃,哪还有力气干活。
生活习惯也得掰碎了改。农村人住平房住惯了,大清早推开窗能闻见田埂的土腥味,喊一声“三婶借点盐”,隔壁院儿的应声就递过来。到了楼房,楼上掉个东西楼下都听得见,说话得压着嗓子;晾衣服只能挂在阳台栏杆上,遇上下雨还得赶紧收;想跟对门唠唠嗑,得先按门铃,客气得像走亲戚。村里的王婆婆更犯愁:“我这膝盖疼,爬不动楼梯,要是电梯坏了,难道天天闷在屋里?以前在院儿里搬个小马扎,能跟老伙计们晒着太阳聊一下午,到了楼上,门对门都不认识,怕不是要闷出病来。”
但话说回来,老村子的日子,也不是没难处。我表姐嫁的村子,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剩下的老人守着老房子。去年冬天她婆婆摔了一跤,家里连个能搭把手的人都没有,还是邻居听见动静,喊了半天才把人送医。今年他们村纳入合村并镇规划,小区里要装无障碍坡道,卫生室就在楼下,表姐说:“至少以后老人头疼脑热,不用再摸黑找车了。”
而且合并后空出来的老村子,也能变出新花样。有的老院推平了复垦成耕地,连片租给种粮大户,农民既能拿租金,还能去地里打工挣工钱,不用背井离乡也能挣钱。有的地方在空地上建了农产品加工厂,村里的红薯直接做成粉条,橘子榨成汁,在家门口就能把收成变成现钱。就像我表哥住的村子,合并后建了个腐竹厂,村里的妇女不用外出打工,白天在厂里泡黄豆,晚上回家给娃做饭,一个月能挣三千多。
说到底,合村并镇不是把人往楼房里一塞就完事儿。得给锄头找个窝,给院子留个念想,给种地的人铺条近路。毕竟农民的根在土里,在院坝的石磨上,在田埂的脚印里。要是能把这些都妥帖安排了,楼房里的日子,或许也能过出老院儿的暖乎劲儿。
你们那儿要是搞合村并镇,家里人最愁的是啥?是舍不得院子,还是担心种地不方便?快来评论区聊聊,咱们一起琢磨琢磨怎么把日子过顺溜。
我是上上签,我每天会分享有用的知识,感谢大家的喜欢,咱们明天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