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小蒋介石”邱行湘刚被特赦,便直奔清华大学找黄维之女
发布时间:2025-09-03 08:50 浏览量:28
1959年3月,北京的春风已带着暖意,天安门广场的红旗在微风中舒展。
彼时,功德林战犯管理所的铁门缓缓打开,首批被特赦的战犯走出高墙,而邱行湘便是其中之一。
邱行湘,溧阳南渡镇邱家桥人,毕业于黄埔五期,他是蒋介石部下一百零八将之一,又和陈赓、陶铸、罗瑞卿、黄维、邱清泉等人结拜七十二弟子。
由于邱行湘自幼熟读四书五经,封建伦理道德在他脑海中根深蒂固,由此非常欣赏“忠臣忠一主,孝子孝双亲”的信条,因此,对蒋介石的崇拜简直没的说。拜当然无话可说。
据悉,当时身为黄埔军校校长的蒋介石,每次到校点名训话时, 总要不厌其烦地对邱行湘提问:“你叫什么名字?什么地方人?来黄埔干什么?”
而邱行湘听后就起身立正,向蒋介石行个军礼,然后斩钉截铁地回答:
“报告校长!学生邱 行湘,来自江苏溧阳,为振兴中华、 报效党国而来求学。”
这样的话术也不知道说了多少遍,可蒋介石非常满意,就开始重视他栽培他。
于是,从1928年邱行湘任国民党陈诚部下 十八军特务营长开始一路提升,直到1941 年,湘西会战结束后担任第五师师长。
为此,邱行湘被蒋介石称为“黄埔楷模”,而他也赢得了“小蒋介石”的称号。
抗日战争打响后,邱行湘也表现出铮铮铁骨的家国情怀。
四平战役后,他先是随国民党十八军三十七师由皖南向苏南挺进,在溧阳、宜兴、金坛、武进四县一带与日军第五师团展开激烈交战。
后来他又随六十七师在上海罗店与日军浴血奋战三个月,有力地支援了武汉大会战。
1939年5月,邱行湘奉命炮击武进沈家桥、成章镇一带的日军,不仅活捉击毙数十名日军,而且再次俘虏中尉军官一名。
后来,日军十三师团在常州聚集万人大举报复,以两个师团兵力配合敌机数十架及炮兵与邱行湘右路军进行激战,但在他英明指挥下,全体将士同心协力,奋勇苦战,最终将日寇击退。
“宁可战死沙场,绝不当亡国奴奴。”
在抗日战场上的邱行湘拼命与日军厮杀,手挥大刀勇似猛虎,力如蛟龙,为抗战的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当之无愧有“邱老虎“称号。
然而,解放战争中的邱行湘却大伤元气, 洛阳城的战火烧红了他的双眼,洛阳民众纷纷要求予以惩处。
尤其让邱行湘感觉羞愧的是,他作为黄埔军校的模范生、蒋介石嫡系部队的高级将领,竟然成为黄埔老同学陈赓手下的一员败将,他觉得对不起校长对他的栽培,尤其现在半个洛阳城的民房被他拆光,上万洛阳民众无家可归……
邱行湘越想越懊恼,暗想只有一死了之才能谢罪,于是他绝望地举起手中的枪,然而,这子弹 还未来得及出膛,枪就 被一名解放军战士击落在地,最终,他被送进了战犯管理所。
由于在监狱中表现不错,邱行湘成了第一批被特赦人员。据悉,当他从周总理手中接过特赦证,激动得热泪盈眶难以自持。
此时此刻,迈出监狱大门,邱行湘身着崭新的中山装,胸前的口袋里揣着一张泛黄的照片,那是1948年他与黄维在徐州前线的合影。
于是邱行湘便向工作人员打听起黄维的近况。当得知黄维的女儿黄慧南正在清华大学读书时,他当即决定:要去清华园,替老友看看女儿。
其实提起邱行湘与黄维的交集,也是说来话长。
两人同为黄埔军校毕业生,邱行湘是黄埔五期,黄维是黄埔一期,虽差两届,却因相似的执拗性格和对军事的执着而惺惺相惜。
1948年襄樊战役中,邱行湘率部坚守襄阳城,最终兵败被俘,而彼时黄维正率第十二兵团驰援,却未能赶上。
后来邱行湘在战犯管理所里多次听闻黄维的消息:他在淮海战役中被俘,因坚持“研究永动机”而成为管理所里的“特殊分子”。
可以说当时两人虽同处改造,但因分区管理,竟未再见过一面。
一路上想着陈年往事,邱行湘来到了清华西门,他手里紧紧攥着地址,反复确认着“水利工程系”的门牌。
当黄慧南出现在教学楼门口时,邱行湘有些局促地迎上去,声音带着一丝沙哑:“你是慧南吧?我是邱行湘,你父亲的老部下。”
黄慧南起初愣了一下,发现眼前的老人头发已有些花白,但腰杆挺直,眼神里的恳切让她想起父亲偶尔提及的“邱疯子”
“邱叔叔好,我爸常说起您。”黄慧南的声音温和,主动接过邱行湘手里的布包。邱行湘也微笑着。
在校园的长椅上,两人坐了下来,邱行湘望着远处的教室,缓缓说起往事:“你父亲性子倔,当年在管理所里研究永动机,大家都劝他,他却瞪着眼说‘科学的事,不能怕难’。
“现在想来啊,你父亲那股劲儿,和当年带兵打仗真是一模一样。”
说着,邱行湘从口袋里掏出那张合影,“这张照片,我藏了二十多年。当年你父亲送我出城时说,‘守住襄阳,等我回来’,可惜……”
黄慧南接过照片,看着上面年轻的父亲和邱行湘,眼眶有些发热。
“邱叔叔,我爸现在身体还好,每天都要读报,还在琢磨他的‘永动机’呢。”
一老一少谈了大约一个小时,夕阳西下时,邱行湘要起身告辞了。黄慧南说送他到车站,他却摆了摆手:“不用了,替我告诉你父亲,我邱行湘还活着,以后有的是机会见面。”
就这样,黄慧南看着邱行湘的身影渐行渐远……
其实这场清华园的会面,没有惊天动地的情节,却藏着一代人的沧桑与和解。
据悉,邱行湘后来在南京政协工作,常与黄维书信往来,两人谈往事,也谈国家建设。他们曾是战场上的“忠臣”,最终在时代的洪流中读懂了什么是“大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