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出现意外情况,120人快速处置安全送医
发布时间:2025-05-20 15:52 浏览量:2
近日,沈阳急救中心铁西三分中心辖区内发生一起交通事故,一位老人受伤,需要急救。
急救小组到达现场后,发现老人倒在地上,表情痛苦。医生阎晓玲立即对老人查体,初步判断老人头皮血肿,左踝部开放性骨折,伴有大量失血。医护默契配合,为老人包扎止血,固定骨折部位,同时测量生命体征,建立静脉通道,并不断安抚老人的情绪后,转送就近医院诊治。
骨折在交通事故中很常见,骨折急救的关键是避免二次损伤,为后续治疗提供有利的条件,具体急救方法为:
一、现场评估
快速观察现场环境,确保伤者和施救者处于安全地带。
二、初步检查
1、询问伤者受伤经过和身体感受,判断其意识是否清醒。
2、检查呼吸、脉搏等生命体征,若有呼吸心跳骤停,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3、全身查体,确定骨折部位及是否有开放性伤口、出血等情况。
三、止血
若为开放性骨折有出血,可用干净的纱布、毛巾等压迫伤口止血。
压迫止血无效时,可使用止血带,但要注意记录上止血带的时间,每隔20-30分钟放松3 - 5分钟,避免肢体长时间缺血坏死。
四、固定骨折部位
选择合适的固定材料,如木板、树枝、硬纸板等,也可利用伤者自身的肢体进行固定,如将受伤的左腿固定于未受伤的右腿。固定部位要超过骨折部位的上下两个关节,防止骨折端移动。固定应松紧适度,过紧会影响血液循环,过松则起不到固定作用。
五、搬运与转运
对于脊柱骨折等特殊部位骨折,搬运时需特别小心,应采用多人平托法或使用脊柱固定板,保持伤者身体在一条直线上,避免扭曲身体导致脊髓损伤。
一般骨折可使用担架或让伤者乘坐救护车平稳转运至医院,转运途中密切观察伤者的生命体征和骨折部位情况。
骨折急救需要争分夺秒,但也要注意操作规范,避免因急救不当造成更严重的后果。如果情况较为复杂,应及时拨打急救电话120,等待专业人员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