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关注(二)

发布时间:2025-10-28 15:18  浏览量:5

当长者期盼“养老舒心”又担忧“就医不便”,服务如何跟上需求?曲靖市麒麟区寥廓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以“医养结合”模式给出了贴心方案。该中心将基本医疗、公共卫生服务融入养老日常,既解决了长者“看病跑远路”的难题,也为当地银发经济添了一把“新活力”。

“奶奶您今天的血压是156/80mmHg,这样的情况有多久了?头昏的症状频繁吗?”寥廓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主治医生余丽琴上门问诊时,仔细询问常住老人金传慧的身体状况。得知老人头昏症状已持续较长时间,她叮嘱道:“今天血压还是有点高,一定要继续按时服用降压药,要是再出现头晕,随时跟我联系。”金传慧连连点头应下。这样的医护上门场景,在寥廓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已是日常,更是其“医养结合”服务的生动缩影。

这座由寥廓街道投资建设、康源集团联合久久春晖运营的“公建民营”城市嵌入式养老综合体,今年十月已运营满1年。中心围绕“医疗+养老”打造适配设施,院内药房、护士站、康复室、紧急呼叫系统、无障碍通道及适老化浴室一应俱全,康复区理疗仪、助行器均按医疗照护标准配置,真正实现“小病不出院”。“为了让老人‘养老不忧心、看病不犯愁’,在医养结合上做得更细致。”中心副院长刘晓庆介绍,药房有24小时值班护士,家属每周送来的药品,都会按“每人一药箱、一药杯、一服药记录本”规范登记管理;护士站装有监控和24小时呼叫系统,对不会用呼叫铃的老人,工作人员通过监控发现风险会立即干预,会使用的老人则能享受到“铃响即到”的响应服务。

中心现有25名工作人员,服务44名常住老人,平均1名介护师对应1至2名老人,失能、半失能老人更能享受“一对一”重点照护。介护师们不仅负责翻身、洗浴等基础照料,还深度参与老人健康管理:每日健康数据由护士专人记录,发现异常实时上报医生;每月中旬和下旬会为所有长者测量体重,若体重上下浮动3斤,第一时间联系营养评估小组调整饮食;中西医每周各开展1次上门巡诊,形成“监测-干预-问诊”的健康服务闭环。“我们平时帮老人定期测体温、血压,做好记录,还按时提醒他们吃降糖药、降压药。”介护师宋昕娟说,每次医生上门问诊,她们都会跟着记录注意事项,中心还建了24小时紧急医护小群,即便在非巡诊日,也能及时处置突发情况。

医疗资源的无缝衔接,让“医养结合”更便捷。中心打通了曲靖市第二、五人民医院“绿色就医通道”,与寥廓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紧密合作,28名医护人员定期上门查房;同时对接2024年7月投用的社区中医馆,提供中药诊疗、理疗服务,2025年1—7月已接诊2768人次,彻底解决了长者“重复看病、来回奔波”的麻烦。“我们紧邻康养中心,针对老年人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以及行动不便导致的综合病症,都是一人一方案。”余丽琴表示,目前慢性病管理覆盖率已达100%,每周除了巡诊、做理疗,诊疗结果和情况会直接同步给养老院和家属,让老人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医院级服务。

日常取药、慢病监测,“医养结合”的服务正覆盖长者生活的每个健康环节,这些实实在在的保障,让长者的养老生活多了份安心。“现在楼下就是中医馆,走不动了医生还上门,做理疗、取药都方便。”金传慧笑着说。常住老人杨兆存也感慨:“以前吃降压药总忘,有时候还会重复吃。现在护士到点就送药,不用费脑筋记,也不会吃错。”

如今,寥廓街道以综合养老服务中心为核心IP,通过“公建民营”打造“医养+旅居”融合样板,建成集医疗照护、康复理疗、旅居养老于一体的“银发服务枢纽”,医养、旅居核心收入成为撬动银发经济的关键支点。作为曲靖市银发经济“前沿阵地”,街道联合20余家民宿酒店组建“旅居酒店联盟”,实现服务资源共享;创新“老人点单—社区派单—机构接单”模式,为居家老人提供830人次服务,构建起“机构+居家”服务网络。中心整合“医康养健文娱”多元功能,既成了本地老人“养老不离家”的温暖港湾,又吸引了全国多地的旅居老人,更助推“麒麟区合力共推医养结合发展”入选国家卫健委50个典型案例,为区域银发经济提供了可复制的基层样本。

“过去一年,‘医养结合’相关收入占比超七成,税收优惠也帮我们节省了不少成本,这些收益都会用于服务升级。”刘晓庆透露,接下来中心将充分利用中医馆、康复室、银发青旅等资源,在第四季度重点冲刺入住率:一方面包装定制化照护套餐、旅居养老礼包,主动对接周边社区和外地客源;另一方面优化药品管理、健康记录等内部流程,既实现增收提效,也让更多长者切实享受到“医养结合”的便利。

曲靖融媒记者 巴若男 张懿 实习生 赵雨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