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连续7年带全村老人烙馍、蹦迪,有老人一年里两个孙子接连去世,称“要不是‘小六’,我都不想活了”
发布时间:2025-10-28 21:51 浏览量:6
一条窄窄的巷子里,几张矮矮的方桌排成一列,一群老人头戴厨房卫生帽、身穿围裙、围坐在桌子旁,擀面、烧火、烙馍。老人们边忙碌边聊天,时不时响起一阵笑声。一个年轻男人站在巷口,架着手机直播,偶尔喊老人们给直播间打个招呼。
这一幕发生在安徽省宿州市萧县毛郢孜村。小伙儿名叫王明乐,今年31岁,村里老人都亲切地喊他“小六”。这条巷子位于他家门口,他每天都免费给老人们提供面粉,分发鸡蛋。老人们上午烙的馍会留给小六卖钱,下午烙的则自行带回家中。
小六又瘦又高,趿拉着鞋,在十几摄氏度的天气中穿着短袖,在厨房、院子、茶房里穿梭,似乎各处都有亟待他解决的问题。自2018年起,他就开始自掏腰包,关爱村里的老人。他不仅组织他们一起唱歌、蹦迪、烙馍、包饺子,还请他们吃饭,送他们礼物,带着他们一起玩,一起拍短视频。
为哄老人开心,也为让大家更有参与感,小六给这个群体设立了很多部门,大家自由竞选部长——“外交部”负责接待外来人员;“后勤部”打扫卫生;“财务部”管钱。小六每天给他们一些钱,“财务部”统计老人们想吃什么零食,再负责采购;“情报局”负责收集情报,哪两个老人闹矛盾吵架了,就去协调;“人事部”负责招人,拉新的老人参加活动。
10月14日,九派新闻记者来到村口,小六派遣“外交部”的奶奶骑着电动车来接待。车子直接开到大院门口,暖和的阳光下,一群奶奶正精神抖擞地烙馍,这是她们每天直播的日常。见到来访者,人群响起热情的掌声和欢呼。
老人们烙馍、小六直播。图/九派新闻 李杨
【1】“一年里没了两个孙子,要不是小六,我都不想活了”
杨学兰原本和村里的其他老人一样,过着平凡、幸福的老年生活,直到她在一年内失去了两个孙子。
两个孙子原本是她的骄傲,大孙子硕士学历,毕业后工作不错,人也上进,月薪从七八千慢慢涨到一两万元,就在杨学兰期待着抱重孙的时候,大孙子在工作中发生意外,永远停留在25岁。
祸不单行,同一年的夏天,正在读博的二孙子下河游泳,溺水而亡。
接二连三的意外击倒了她,她不再出门,整日躺在床上以泪洗面,特别是人缘不错的二孙子走后,常有他的同学前来看望,她总是反反复复地絮叨着孙子的好,拉着他们的手,透过他们想象着另一种可能——二孙子还在,和他的同学一样健康、鲜活、生机勃勃。
想象和现实的反差让她心如刀绞,眼泪像悲伤一样,难有干涸之日。
就在大家都以为杨学兰会一直躺在床上,小六的“老年人俱乐部”出现了。偶然的一天,在儿子和朋友的劝说下,八十岁的杨学兰迈出了那一步,来到了小六家,这一来,就是四年。
初来时她害羞腼腆,悲伤自苦,少有笑容,但身处群体之中,有人耐心倾听她的悲伤,带她唱歌跳舞,有各种新奇的活动转移注意力,她逐渐融入其中,逐渐释怀。
“要不是小六我早就死了,我没奔头了,不想活了。”但如今的她,每天早早起床,吃过早饭后拿着小板凳和相熟的姐妹结伴走向小六家,烙馍直播、唱歌跳舞,度过一天又一天。
同样在这个“俱乐部”获得情感支持和心理疗愈的还有陈奶奶,她曾被前夫家暴多年。后来,前夫赚了点钱,住进附近村另一个女人家。流言蜚语让她痛苦不堪,前夫不再能赚钱后还反复来骚扰她。
如今,来小六家成了陈奶奶的固定行程,对往事释然后,笑容重新回到她脸上,已经80岁的她神采奕奕、朝气蓬勃,仿佛属于她的生活才刚刚开始。
【2】“自从来了小六家,血糖、血压都不高了,也变年轻了”
每天早上5点,陈奶奶就和75岁的邻居张美荣一起,两人结伴来到小六家烙馍。两人从5点半烙到6点半,烙完再去集市上卖馍。卖馍赚到的钱,她们自己分文不取,全都给小六。
张美荣把小六当成自己的孩子来看待。自从小六做生意被骗、损失惨重,张美荣都不舍得在他家里吃饭,“一个小孩儿你在他家里吃啥饭?我不在他家吃饭,我回去一个人做点吃就够了”,张美荣说,“得体贴他,还得疼他,我最疼他了。”
张美荣不是最早来小六家参加活动的那批老人,她在活动办了一年多后才加入。没来之前,她总觉得小六组织老人参加活动是不干正事,甚至还会说他闲话:“盖了这么大房子,也20多岁了,该说个媳妇结婚了,你说他天天弄这干啥嘞?”结果来了之后,张美荣改口了,“一来俺还觉得怪好嘞,他干这个不孬,他温暖着呢。”
时至今日,张美荣仍然记得第一次来小六家里的那个普通的傍晚。“我侄媳妇、孙媳妇和我,我们几个人一路从公路大桥那边过来遛弯,走到这儿就想着要不来小六家看看,就这样过来了。”
“这小孩儿嘴还怪甜的,来了之后奶奶长奶奶短的。那晚人不少,几十口子人就在他家门口两边坐着,我一来了都在那儿‘欢迎欢迎’,当时就感觉心里很高兴。小六这孩子招呼得也很热乎,我们临走前他还给了小孩儿用的字母书和几支钢笔。”张美荣回忆道。
张美荣家里一共6个孩子,其中有两个孩子是丈夫弟弟家的。“他30多岁时在矿上干活,结果遇到爆炸,人给吓傻了,他媳妇后来生病去世,留下两个孩子,大的4岁,小的才1周。”张美荣说,她和丈夫两个人把6个孩子拉扯大,现在好几个孩子都去了南京工作。
2013年,张美荣的丈夫去世,家里平时就剩下她一个人。她有很多基础病,高血压、高血糖、心脏病、脑血栓,整个人都瘦得走不动。自从来了小六家参加活动,她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身体也渐渐好起来。“每天开开心心的,大家一起说说笑笑,现在血糖、血压都不高了,身体好得很。”
小六教老人唱歌、跳舞、蹦迪,还会带他们排着队锻炼身体。凡是来参加活动的人,临走前小六总会送他们一人一小袋鸡蛋。“他赚点钱就都给我们买东西了,家里吃的、用的,锅碗瓢盆他都买,我有一间屋子全堆着他送的东西,快成仓库了。”张美荣说。
她记得,有一次她感冒没去参加活动,小六问她怎么没来。得知她感冒后,他立刻下了碗面条,打了两个鸡蛋,骑着车子就把饭给她送去了。
孩子们都非常支持张美荣去小六家。“我几个闺女,每天都看我们拍的抖音和直播,给我们点赞,她们还夸我挺会跳。”
来小六家这么多年,张美荣感觉自己变年轻了,性格也变外向了。“我之前脸上的褶子比现在多,现在心情好了、身上的毛病也像没有了,整个人也充实多了。”她特别感谢小六,“我之前三天两头挂盐水,现在光这个就省了不少钱。”
【3】“我们是忘年交,我们互相需要”
小六治愈老人,小六也被老人治愈。小六今年30岁,正处于人生低谷,用他自己的话说是“我根本就不想活了”。
他称自己原本经济条件不错,在村里带着四五百个老人蹦迪,给他们发电饭煲、电饼铛、米面油、鸡蛋、衣服,七年时间里,陆陆续续花费两三百万元。后来做生意失败,他亏掉了所有积蓄,“我就是太相信朋友了。”2024年,他和朋友合伙开工厂,被坑了数百万元,不久后又被另一个朋友骗走了七八十万元,带着最后一点压箱底的钱,他回家直播卖烙馍,没想到又被坑了一次。
最惨的时候,他身无分文,手机被拿走抵债,因为拖欠电费被断电,连饭都吃不起。
“在我一无所有,身上都掏不出50块钱时,这些老人还是很支持我。他们怕我饿死,也怕我想不开,就天天来我家给我送饭,听说我想卖烙馍,跑来我家帮我烙,帮我卖,无论寒暑,风雨无阻。还有一个奶奶,从身上摸出了两千块钱现金给我,安慰我,一切都能再来。”小六回忆。
小六和张美荣。图/九派新闻 李杨
最初,是小六想给老人的晚年生活增添一点色彩,他是给予者,后来他发现,他和老人互相需要,他们是朋友,是忘年交,是平等互助的存在。
“你问我非亲非故,为什么对老人好?我也不知道,可能我脑子进水了吧。如果非要找一个理由,可能是我想让妈妈为我骄傲,她在多年前因为车祸离世,在她活着的时候,我一直是个不务正业的孩子,我想做个让她骄傲的孩子。”小六坦言。
【4】小六的梦想:带老人去天安门、去看大海
“我有一个梦想,想带这些老人去北京天安门看升国旗,再带他们去看大海。”
农忙以外的时间,老人的时间就是日复一日地重复。村里的年轻人都出去打工,留守的老人除了一日三餐,有着大把空余时间,他们三三两两坐在家门口,或低着头发呆,或仰着头打瞌睡,最热闹的也就是聚在一起打牌,小六认为这既不健康,也不有趣,他认为老人和孩子一样需要关爱。
于是,搞点活动的想法迸发出来。最初加入小六蹦迪的只有五六个老人,其他老人闲得没事也来看热闹。“参加就送鸡蛋”,没有一个老人能抵抗这种诱惑,人越来越多,气氛也越来越活跃。起初,大家只在村里蹦,后来发展到KTV,甚至迪厅,尽管已经七八十岁,但他们蹦10分钟、20分钟都不带大喘气。
小六给老人发鸡蛋。图/九派新闻 李杨
这个俱乐部人越来越多,活动也越来越丰富,春游、集体包饺子、逛游乐园……有人问小六,带这些普遍有基础病的老人玩,不担心他们出事找麻烦吗?
“我做事从不瞻前顾后、畏首畏尾,我觉得这是好事,也做了相应预案,但如果真出事了,该怎么办就怎么办。再加上这些老人也很体谅我,身体不好、不方便的也不来,他也怕自己出事了孩子找我扯皮,所以我不怕。”
巅峰时期,活动现场有四五百个老人,每次结束活动后送礼物就要花不少钱,但小六从不心疼,“人生在世,需要成就感,需要创造价值,相比赚钱,让这些老人开心才是我的人生价值。”
他也确实是这样做的。2023年,村里下过一场暴雨,小六家住的地势高,没受影响,但有几个老人独居在地势低的地方,积水淹到大腿根。他没在家躲雨,而是冒着大雨出门,蹚水把老人一个个背到自己家。
“他们那边水位高,孩子也没来,家里有电器啥的他们也不懂,我寻思这肯定不安全,不管是漏电、还是被水冲走,都有可能,所以我得去一趟,把他们接到我家来住到水退,就这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