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不住手”和“不规律用药”,84岁老人头皮反复感染
发布时间:2025-10-18 02:08 浏览量:10
“只是忍不住抠了一下,怎么又烂成这样了?”10月6日,84岁的程奶奶被家人送到长江航运总医院·武汉脑科医院皮肤科就医。老人头枕部鼓着一个直径近5厘米的包块。这是一年多来,老人第三次因“抠头皮”导致严重感染入院。
程奶奶患糖尿病20多年,可降糖药总是“想起才吃、忘了就断”,血糖长期“忽高忽低”。去年8月,她把头皮上的小疙瘩抠成感染包,治疗多日才好转;没过多久,又因抠头皮引发第二次感染,血糖直接飙到危急值,被连夜送医才稳住。本月初,她发现左侧头枕部有米粒大的小脓包,又忍不住抠了起来。短短5天,脓包肿成直径达5厘米大的硬结节,疼得寝食不安,家人只得第三次把她送往医院。
医生正为老人精心诊治。
接诊的樊倩雯医师为程奶奶完善检查,综合血糖检测、病灶分泌物、血常规及触诊结果,最终循证确诊为“皮脂腺囊肿合并头皮感染”。
复盘患病经过,樊倩雯耐心告诉老人及家属,高龄本就使免疫力下降,高血糖更会“削弱”抗感染能力,末梢神经变“迟钝”,导致早期感染的轻微疼痛根本没察觉;加之老人反复抠头皮,直接把微小病灶抠破、加重感染,最终把“小问题”拖成“大风险”。
为避免感染进一步扩散引发颅内感染、脓毒血症等风险,同时尊重老人“不愿开刀”的意愿,樊倩雯为老人定制了火针联合放血疏通病灶,配合中药清创清除脓腐,再辅以规律换药和光疗促进修复等保守治疗方案。
目前经过近十天的治疗,老人头枕部病灶已干燥结痂,疼痛缓解。
樊倩雯提醒,糖尿病患者及体弱高龄人群,是皮肤感染的高危群体,日常要做到“三注意”:一是“管住手”,别抠抓皮肤,哪怕是小疙瘩、小脓包,避免人为破损;二是“控好糖”,严格遵医嘱吃降糖药,定期监测血糖,稳定基础病;三是“早就医”,一旦皮肤出现红肿、疼痛,或病灶短期内变大、流脓,外用抗生素类膏药2~3天仍无改善,要及时就诊。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