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科普】莫把老人头晕当小事——关键检查“变位试验”不容忽视
发布时间:2025-11-20 01:29 浏览量:2
您家中的老人是否常抱怨“头晕”?
他们口中的“晕”究竟是“天旋地转”,还是“昏昏沉沉”?是“站不稳”,还是“感觉快要摔倒”?许多老年人往往难以清晰描述头晕的具体感受,只能统称为“晕乎乎”,这种模糊的表达,恰恰成为精准诊断的第一道障碍。
千万别简单地将这些模糊的描述归咎于“老了”或“颈椎病”。
在众多头晕病因中,有一种极高发、却可“瞬间治愈”的类型,它常因一项关键检查被忽视,而使患者长期承受不必要的痛苦。
这项检查,就是“变位试验”。
一
头晕的元凶,可能在耳朵里
在导致头晕的疾病中,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俗称“耳石症”,是最常见的类型,它并非大脑问题,而是内耳中微小的“耳石”脱落,掉入负责平衡的半规管中。
当头部转动(如起床、躺下、翻身)时,这些脱落的“小石头”在半规管中滚动,刺激平衡感受器,引发短暂但剧烈的天旋地转,通常持续不超过一分钟,这种“与头位变化相关的眩晕”,是耳石症区别于其他头晕的最典型特征。
老年人是耳石症的高发人群,主要原因包括:
自然退化:内耳结构随年龄老化,固定耳石的物质变得疏松。
骨质疏松:耳石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钙,其代谢可能与全身骨钙流失相关。
二
为什么“变位试验”至关重要?
正因为患者(尤其是老年人)常常难以准确描述头晕的性质,医生更需要借助客观检查来“拨开迷雾”,既然耳石症的头晕由头位变化引发,那么在医生控制下重现这一过程,就成为诊断的“金标准”,这正是“变位试验”的核心价值所在。
01
什么是变位试验?
医生会引导患者在检查床上完成一套标准动作,包括躺下、转头、坐起等,同时仔细观察其眼球运动。
眼震是“铁证”:耳石症会诱发一种特殊的、不受控制的眼球跳动(即眼震),无论患者如何描述,眼睛的反应不会说谎,通过分析眼震的模式,医生能像侦探一样,精准定位“肇事耳石”位于哪一侧耳朵、哪一个半规管中。
02
忽视变位试验,隐藏三大风险:
风险一:长期误诊,徒增痛苦
因患者描述不清,许多老人被笼统地诊断为“颈椎病”或“脑供血不足”,服用多种药物却不见好转,这不仅浪费金钱,更让老人长期生活在头晕的恐惧中。
风险二:掩盖致命危机
风险三:引发跌倒,雪上加霜
反复发作的眩晕,会极大增加老人跌倒的风险。对骨骼脆弱的老年人来说,一次跌倒就可能造成严重骨折,甚至引发一系列并发症。
三
高科技让诊断复位更精准客观
传统的耳石症诊断与复位主要依赖医生手法。如今,我院引进的SRM-IV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诊疗系统,能提供超越主观描述的客观诊断依据:
1.诊断更准:患者佩戴专业眼震眼镜,眼震信号被放大并记录。医生能像分析“心电图”一样客观判读眼震,使诊断不再完全依赖患者的描述。
2.复位更舒适:全自动旋转椅可将患者精确、平稳地转动至预定角度,全程舒适安全,特别适合伴有颈椎病或行动不便的老年人。
3.证据更直观:患者及家属可亲眼看到“耳石”被成功复位的客观证据,极大增强对治疗的信心。
总结与提醒:
如果您或家中的老人出现头晕,无论其如何描述,只要症状与起床、躺下、翻身等动作相关,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的眩晕门诊就诊,并积极配合医生完成“变位试验”。
这看似简单的“折腾”,是穿透模糊描述、实现精准诊断最关键的一步。
请一定记住:老人的头晕,绝不能凭感觉忽视!
王 璇
神经内科一病区主任医师、研究生导师。
黑龙江省慢性病管理学会神经内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佳木斯市医学会眩晕专委会常务委员、黑龙江省脑血管病委员会委员、黑龙江省医师协会眩晕专业委员会委员、黑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眩晕病分会委员、佳木斯市医学会神经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从事神经内科临床工作29年,具有扎实的理论及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