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花12万娶越南新娘被遣送回国
发布时间:2025-10-23 14:05 浏览量:8
男子花12万娶越南新娘,相处半月被遣返:跨国"买婚"梦碎,谁在收割婚恋焦虑?
“刚把12万中介费给中介,新娘进门才15天,就被民警带走遣送回国了。”山东农村的王大哥(化名)蹲在自家院门口,手里攥着皱巴巴的“保婚协议”,指节因用力而发白,满脸的懊悔藏不住眼底的绝望。这场寄托着全家希望的“跨国婚事”,终究成了一场人财两空的骗局,12万积蓄——那是他在工地搬砖十年攒下的全部家底,转眼就打了水漂。
今年38岁的王大哥,常年在南方工地务工,每天起早贪黑和钢筋水泥打交道,省吃俭用只为能攒下钱成家。可老家彩礼水涨船高,加上家境普通,他的婚事成了父母的一块心病,两位老人头发都愁白了大半。“村里和我差不多大的都当爹了,我妈天天在家抹眼泪,说对不起老王家祖宗。”王大哥的声音里满是无奈。
2025年8月,同村一位刚“娶”了越南媳妇的老乡给了他希望,说是认识一家“靠谱”的跨国婚介,能包办一切手续,花12万就能娶到温顺能干的越南姑娘,还能签协议保证一年不跑。“当时觉得像抓住了救命稻草,哪怕知道钱不是小数目,也咬牙答应了。”王大哥回忆道。
按照中介的安排,他跟着对方远赴越南相亲。在一间昏暗简陋的民房里,他见到了28岁的越南女子阿芳(化名)。中介在一旁不停撮合,指着阿芳说她家境贫寒,特别愿意远嫁中国,还当场展示了所谓的“身份证明”和“未婚证明”。阿芳则低着头,时不时抬头对王大哥腼腆一笑,显得格外温顺。
被婚恋焦虑裹挟的王大哥没多想,当场通过手机转账支付了12万中介费。中介拍着胸脯保证后续手续全包,带着他和阿芳办了一套“快速入境手续”,随后便启程返回山东老家。到家后,中介以“涉外手续繁琐,先同居再补办更省事”为由,推脱了领结婚证的事。王大哥一家虽有疑虑,但看着勤快做家务的阿芳,终究还是放下了戒心。
婚后头几天,阿芳表现得无可挑剔:早上天不亮就起来做早饭,帮着王大哥的母亲喂猪种菜,晚上还会主动打扫院子,对王大哥更是言听计从。“那几天我妈逢人就说,这钱花得值。”王大哥的语气里满是苦涩,他当时甚至已经开始规划未来,想着再干两年活,就和阿芳生个孩子,好好过日子。
可这份短暂的幸福在第15天戛然而止。当天下午,辖区民警突然上门进行人口核查,要求查看阿芳的入境证件。面对民警的询问,阿芳突然变得慌张,支支吾吾说不出话。民警随即进行核查,结果令人震惊:阿芳所持的入境签证竟是伪造的,她根本不是来结婚的,而是被中介以“短期务工、能赚大钱”的名义诱骗来中国的,所谓“愿意远嫁”不过是中介提前教好的说辞。
最终,阿芳因非法入境被依法遣送回国。王大哥懵了,他第一时间联系中介要钱,对方却翻脸不认人:“是你没照顾好人家才被查的,跟我们没关系。要不你再加5万,我们再给你找一个更靠谱的。”直到这时,王大哥才发现,那份写着“保婚一年”的协议上,连中介公司的公章都没有,所谓的“保证”根本没有法律效力,自己从一开始就掉进了精心设计的陷阱。
王大哥的遭遇并非个例,在农村和偏远地区,不少大龄男青年都曾栽进类似的跨国婚介骗局。记者调查发现,这类骗局早已形成成熟的黑色产业链,每一个环节都精准瞄准了受害者的婚恋焦虑。
产业链的第一步是“引流钓鱼”。非法中介深谙大龄男青年的心理,在短视频平台大量发布“越南美女求嫁”“老挝姑娘温顺顾家”等视频,画面里的女孩要么在厨房忙碌,要么在田间劳作,配文全是“10万娶洋媳妇”“包办手续,听话懂事”之类的噱头 。为了增强可信度,有些中介还会现身说法,声称“自己老婆就是越南的,结婚五年从没红过脸”,甚至专门远赴东南亚拍摄当地贫困场景,博取受害者的同情和信任。
第二步是“线下收割”。一旦有人咨询,中介就会不断画饼,承诺“全程包办,不用操心”,催促受害者尽快赴境外相亲。实际上,中介早已和境外团伙串通好,所谓的“相亲”不过是一场精心编排的戏码。那些被安排见面的女子,要么是因家境贫困被诱骗,要么本身就是职业骗婚者,她们会按照中介的指令表现得温顺贤惠,彻底打消受害者的疑虑。只要受害者一付款,中介就用伪造的签证或旅游签将女子送入境,全程避开正规手续。
第三步是“脱身甩锅”。这些女子入境后,少则十几天、多则一年就会伺机离开。有的借口“回娘家办手续”一去不返,有的则在半夜趁受害者熟睡时悄悄溜走,连行李都不带走。更恶劣的是,部分女子会被中介悄悄转移到下一家,继续行骗。湖南的陈强就曾发现,自己花16万娶回的“缅甸新娘”,此前刚在河南骗了十几万元,消失后又出现在另一位受害者家中 。
更令人担忧的是,有些中介还会教唆受害者“藏起女方护照”,企图用这种方式限制其人身自由,却不知这种行为已经涉嫌违法。而当受害者找上门维权时,中介要么甩锅“是你没照顾好”,要么用“再找一个”敷衍,实在躲不过去就干脆注销公司、卷款跑路。
“很多受害者以为只是‘花钱娶媳妇’,却不知道自己早已触碰法律红线。”律师胡天骏指出,这类跨国“买婚”行为至少存在三重法律风险。
首先,非法中介的行为本身就涉嫌违法。我国《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涉外婚姻介绍管理的通知》明确规定,任何人不得采取欺骗手段或以营利为目的从事或变相从事涉外婚姻介绍活动。中介以营利为目的牵线搭桥,已经涉嫌非法经营,相关协议一律无效,受害者有权要求退还费用。但现实中,多数受害者不懂法,往往自认倒霉,反而助长了中介的嚣张气焰。
其次,“新娘”的入境和居留行为违法。几乎所有通过非法中介入境的女子,所持签证不是伪造就是超期,一旦被查处必然面临遣返,受害者最终只能人财两空。中介所谓的“保一年不跑”,不过是哄骗付款的谎言——有的女子本就计划短期停留,有的则会在“服务期”满后被中介转移 。江西的温某就曾遇到这种情况,他花12.6万娶的越南新娘,不到一个月就失联,最终被遣送回国,虽然警方协调婚介所退回了4.6万元,但剩余的8万元始终没能追回,法院因中介行为违法且款项已约定由案外人返还,驳回了他的诉讼请求 。
更严重的是,这种行为可能涉嫌刑事犯罪。如果中介存在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拐卖妇女等行为,相关参与者都可能被追究刑事责任。在孟加拉国等国家,非法涉婚行为甚至可能面临七年以上有期徒刑、终身监禁乃至死刑。此前就有案例显示,某中介因组织越南女子非法入境嫁入中国,最终以组织他人偷越国境罪被判有期徒刑 。2023年,湖北警方就曾破获一起此类案件,一个组织越南籍女子通过旅游签证入境骗婚的团伙,在多地作案多起,最终15名犯罪嫌疑人全部被抓获。
如今,王大哥已向警方报案,案件正在调查中,但民警告诉他,12万中介费大概率很难全额追回。“我现在不敢回家,一看到我妈哭我就难受。”王大哥说,他只能重新回到工地,每天多干几个小时活,希望能尽快攒够钱,可一想到被骗的经历,就整夜整夜地睡不着。
为什么明知有风险,还是有那么多男青年愿意铤而走险?根本原因在于婚恋焦虑的叠加。一方面,部分地区性别比例失衡,加上高额彩礼的压力,让不少普通男青年“娶妻难”;另一方面,非法中介刻意营造的“低成本娶贤妻”幻象,精准击中了他们的需求痛点。就像律师谭律在视频中说的:“你贪图她年轻美貌,她图你家产,图你父母的棺材本,这本身就是一场注定要输的赌局。”
警方和律师提醒,跨国婚姻本应建立在爱情和信任的基础上,且必须遵守两国法律。正规的涉外婚姻,需要通过合法渠道交往,女方必须持有有效护照和签证,并且要在我国民政部门办理合法的结婚登记手续。任何以营利为目的的涉外婚姻介绍行为都是违法的,所谓的“保婚协议”更是无效合同。
对于大龄男青年来说,与其寄希望于“花钱买婚”的捷径,不如通过提升自身能力、扩大社交圈子来寻找伴侣。一旦遭遇类似骗局,要第一时间报警,并保留好转账记录、协议等证据,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
王大哥的故事给所有被婚恋焦虑困扰的人敲响了警钟:世界上没有“娶媳妇”的捷径,任何试图走捷径的行为,最终都可能付出沉重的代价。那些被收割的不仅是血汗钱,更是对美好生活的期盼。而整治这类非法跨国婚介,不仅需要法律的重拳打击,更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缓解婚恋焦虑,铲除骗局滋生的土壤。